最近,Kimi对浏览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是全神贯注地使用着。
编辑日期:2024年07月15日
AI扩展成为新竞技场
随着大型AI模型的实用化,浏览器扩展已经成为了一场新的竞争领域。
知名AI助手Kimi最近推出了一款浏览器扩展,引发热议。
此前,非官方的"粉丝版"已在谷歌浏览器上获得了3万用户的喜爱。
无独有偶,字节跳动的人工智能助手豆包也早先一步发布了其浏览器插件,并已更新至1.3.0版。
体验过豆包插件的用户反响热烈。
两大热门插件各有拥趸,大家都跃跃欲试,对比其优劣。
截至7月15日,据Chrome商店数据,豆包浏览器扩展下载量超过9万次,而Kimi的下载量刚超过2万。
不过,六月份的AI产品排行榜显示,Kimi的用户访问量接近豆包的四倍。
对于插件来说,首要任务是减少用户在不同应用间的切换次数,其次才是提升具体用户体验。
那么,Kimi这款热门插件有何亮点?
官方介绍显示,Kimi插件专注于轻量级搜索,目前提供"点问笔"和"总结器"两大功能。
"总结器"功能位于网页右下角,能全面概括页面内容并突出关键信息,特别适合辅助阅读学术论文。Kimi插件仿佛一个贴心的朋友,尽量避免打扰用户,其主要功能集中在问题解答和内容总结上。
Kimi插件的低调特性还反映在侧边栏模式上。与豆包插件相比,新用户在豆包中只需点击右上角图标即可开启侧边栏,而Kimi则需预先设定,示意启用侧边栏功能,才会从浮动窗口转换。
我们快速试用了豆包插件,体验后感觉AI的存在无处不在,它已适应各种常用网站和使用环境。几乎瞬间,豆包能自动整理搜索结果并附带跳转链接。
当想在B站观看学习视频但面对时长望而却步时,豆包插件的视频AI时间线功能派上了用场。它能提前概述视频内容,并标出重要时刻。
对于长视频的困扰,豆包插件提供了解决方案。它能总结视频内容,并依据时间轴突出精华部分。
最近,我开始探索一篇基础论文《注意力就是你所需要的》,在寻找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款名为豆包的插件,它带来了一个实用的收藏功能。
举个例子,如果我想保存一条刚浏览到的推文,只需点击右上角的收藏按钮,尽管我不确定这个功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不仅如此,无论是日常对话、网页、PDF文档还是视频内容,几乎都能轻松地一键保存。
当我面对繁复的英文论文时,惊喜地发现在页面右上角,豆包插件还提供了“AI伴读”功能。点击后,侧边栏立即展现,不仅能全文翻译,还能对论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无疑让阅读论文变得不再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与Kimi插件不同,豆包插件具备从文字生成图像的能力。
体验过这些特性后,我发现豆包插件似乎已经涵盖了日常高频需求,如搜索、观看视频和阅读论文,真是让人心情愉快。
探索不止于此,惊喜连连,我发现豆包插件的AI选词功能竟支持用户自定义界面,打造专属风格,让你随心所欲地“按需选取”。
更有趣的是,还能定制工具栏功能,相当于构建个人化的GPT系统。例如,轻松启用“转化成小红书风格文案”的选项:
综上所述,相较于低调的Kimi插件,豆包插件似乎更加全能,无论你需要什么,它都能提供。
此外,还有海外市场的Monica插件,它整合了多种功能,如写作助手、强化搜索和图像生成,并嵌入了包括ChatGPT在内的多个AI模型。
Monica创始人肖弘透露,截至去年底,这款产品已拥有全球百万用户。
显然,AI浏览器插件领域各路玩家云集。那么,这些不同类型的选手在新领域中各自有何竞争优势呢?
与传统的应用程序开发相比,插件通过接口即可提供服务,无需构建整个系统,便于修改和升级。它们成为AI创新应用的理想平台。以Kimi插件为例,因其独特的“200K上下文窗口”功能备受瞩目,网页版已拥有坚实的用户群体。
Kimi对浏览器领域的探索日益升温,而豆包插件则得益于字节跳动的广泛影响力,能够跨越不同平台,实现应用间的流畅整合,如与搜索或B站的合作。这些都得益于大型企业生态系统的支持。
对于Monica插件这样的海外创业者,它集合了多种技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选项。在浏览器插件市场中,成功的关键在于模型技术的坚实基础和产品的轻量化设计。撇开技术层面,产品化过程中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有的插件追求全面功能,有的则坚持简约路线,但用户的反馈始终是最真实的反映。Kimi和豆包的评论区充满了用户的期待,有的希望Kimi能像sider那样提供更丰富的AI功能,有的则建议豆包加强多语言翻译,而不仅仅是英语。
这场大模型的轻量化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未来充满变数。
近期,Kimi对浏览器的探索热情高涨。
呈现了AI编程助手和云端IDE的双重应用模式。
揭示了“文科学霸,理科学渣”现象的根源。
付费赞赏9.9元后,疲劳感骤减。
性能大幅提升,吞吐量最高可提升525%。
以豆包主力模型pro-32k为参照,其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99%,而TPM配额却能达到同类模型的2.7至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