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魔都|创新之城激发创新活力——在黄浦江畔见证科技合作跨越国界
编辑日期:2024年09月11日
在创新之城,参加创新之会,探索创新之题
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即将落幕,本届论坛嘉宾阵容强大、内容全面、活动丰富多彩,较以往各届更胜一筹。回顾此次论坛,如果要问今年有何亮点?或许可以从一封“友人”的贺信、一个“首个”百亿级别的未来产业基金、一场为青年举办的活动来解答。
2024浦江创新论坛 新华社记者董雪摄
一封贺信寄“同道”
“孔子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于匈牙利来说,能够与中国成为朋友是一种荣幸。”在论坛开幕式上,匈牙利总统舒尤克·道马什发来贺信。
匈牙利作为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的主宾国,在中匈建交75周年之际受邀参会。匈牙利总统舒尤克·道马什在信中祝贺论坛成功举办,并希望两国的合作成果日益丰硕。他指出,中匈两国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创新,作为创新道路上的合作伙伴,互相交流经验和借鉴成果是必然之举。
这封“同道”之信跨越数千公里而来,象征着开放与合作的精神,正如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十余年来,浦江创新论坛犹如一扇窗口,不仅连接了中国与世界,也连接了现在与未来。
在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中,近40%的嘉宾来自海外,他们来自匈牙利、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参观展览还是参加论坛的各种会议,都可以看到不同肤色、不同面孔的人们共同讨论着创新的主题。
人类对抗疾病的最强有力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在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中,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呼吁加大对诊断领域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虽然大约70%的医疗决策是基于检测结果作出的,但只有3%到5%的医疗预算用于诊断领域。”
在中国-塞尔维亚天然产物与药物发现“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葡萄牙星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市“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项目中,国内外参会者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论坛上,共同探讨了这些联合实验室的经验、面临的挑战、未来需求及建议。绿色发展是全球关注的话题,荷兰代表团此次访问中国,重点关注绿色化学和循环塑料领域。“我们带来了一个由大学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代表团,非常期待了解中国在清洁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方面的进展。”荷兰代表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浦江创新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设立一个基金面向未来
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上最受关注的消息之一,便是上海宣布成立规模达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的方式,助力未来产业的发展。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目前正处于萌芽阶段或产业化初期的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受访者指出,该基金旨在解决早期科技投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基金管理者需具备源头发现能力,拥有全球视野,具备高度敏捷性和定价能力,能够及时捕捉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风口”。
首个百亿级未来产业基金的设立,旨在布局前沿技术,这也是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前沿科技发展专题论坛上,一位嘉宾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前沿技术的发展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技术的不确定性、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伦理和法律的挑战等,都可能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我们需要汇聚全球力量,共同探索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技术突破,实现共赢发展。”
最具前景的合成生物学、最具未来感的量子科技以及最具创新思维的新材料……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为这些新兴领域搭建了细分论坛,讨论如何将创新策源力迅速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我们建立的离子通道药物研发平台,主要依赖于经典的计算生物学AI方法,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采用更为专业的高通量筛选,并结合全自动电生理复筛,来进行离子通道药物的研发。”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高召兵表示,该平台不仅提高了药物研发的效率,还加快了从源头开始的离子通道药物研发进程。借助AI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更快地发现并验证新型离子通道,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我们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将可操控的量子比特数量扩展到数百万个,并在量子纠错的帮助下,推进通用量子计算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潘建伟在谈及量子计算与模拟领域时表示。
2024浦江创新论坛现场 新华社记者董雪摄
一句创新致青年
交流创新成果、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新精神……自2008年成立以来,浦江创新论坛已成为促进全球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观察中国科技创新城市的一个窗口。
从纳米材料中探索健康监测的新路径,利用新型化学反应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开辟储能发电的新途径以应对能源挑战;推动AI设计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引导软件机器人提供医疗服务,将物理场景嵌入机器智能;开发硅量子比特计算平台,构建实用规模的量子处理器,制造类脑计算器件……这些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正是2024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们在科技创新浪潮中的“冲浪区”。
9月9日,2024年Meet TR 35 Summit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TR35)2024亚太区发布仪式,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作为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奖的青年学者们分享了他们的科研方向和创新理念,展现了“用科技解决人类发展难题”的宏伟愿景。
其中一位青年学者,马来西亚籍的Kim Siang Khaw(许金祥),自2019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工作。他在缪子物理实验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首次提出了利用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加速器电子驱动高重频脉冲式缪子源,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此外,论坛还发布了另一项重要成果:上海的格思航天公司正在借鉴航空和汽车工业的高效流水线作业方式制造卫星。通过将每个工位固定完成特定操作流程的方式,实现了模块化和批量化生产。目前,该公司生产一颗卫星仅需约1天至1.5天的时间,预计到2026年,年产量可达500至600颗卫星。
论坛还发布了一份报告——《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报告显示,上海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第二。在长三角地区的带动下,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共同体。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等13项指标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
在上海这座创新之城,参加创新论坛,探讨创新议题。十年来,上海加速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现了从打基础、建框架到强功能的三级跳。正如一位参会嘉宾所言:“天下英才纷至沓来,原创成果竞相涌现,三大先导产业加速发展,上海这座创新之城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创新能量。”
来源:新华社